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寻找安院最美毕业生“系列报道

走近你,发现美

——“寻找安院最美毕业生”系列报道

    编者按: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还是一片旷野的安院早已铺满繁花,曾经在这里学习生活过的一颗颗“小树苗”也早已长成参天栋梁。为深入了解历届毕业生学习、工作、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就业、创业的典型事迹,学院领导分头走访了我院部分往届毕业生,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全程跟随记录,回校后部分资料已整理成文。现以“讲故事”的形式推出“寻找安院最美毕业生”系列报道,以飨读者。创新是一种美丽,坚持是一种美丽……在众多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故事中,同样有很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一面。限于篇幅,我们只择取了其中极少部分作为众多毕业生的代表,推出了本期报道,今后将陆续开展,并结集成册。我们真诚希望,更多的安院学子,特别是在校学生,能以他们为榜样,激起奋斗的力量,为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不忘初心 回报母校

——记我院优秀毕业生贺学林

    在见到贺学林之前,我对他的模样有个大致的猜想:看起来上了些年纪、穿一身奢侈品,说一串场面上的话,甚至眼神都能透出一股浓厚的商业味。因为他毕竟沉浮商海近十载,打拼下了上千万身家,若没有于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中周旋应付的本事,又如何有今天之成绩?

    然而第一次见到他,却颠覆了我对企业老板的惯性思维。

    那是一个安静的秋日,我去到电气系黎主任的办公室办事,得知贺学林回了母校,正好在那商量校企合作、给学生捐助学费、提供就业岗位等事宜。我望着办公室里坐着的几个人,年纪轻轻,着实没有发现哪个像“贺总”,若不是黎主任及时介绍,我还以为他办公室坐着的就是几个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而已。

    而后,贺学林应邀来到我所在的办公室,我们有了个把小时的交谈。近距离接触他,我脑海里只想得到“朴实”两个字——身着普通简单的蓝条纹衬衣、黑西裤,说话谦虚内敛得好像真的还是个在校学生。即使他就坐在我面前,我还是无法把他与一个“老板”联系在一起。但和他聊完后,我便大概明白了他是如何拥有今天的成绩的。除了勤奋认真、肯吃苦这些成功必备的因素之外,“不忘初心”可能便是他最大的秘诀了吧。

    不忘初心,不仅仅在于他作为一个身家上千万的老板还依旧在物质生活上保持着低调朴实,还在于他为人处世的朴实,对过往的感恩。

    贺学林出生在衡阳常宁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务农,打小家里比较贫穷,但他并没有抱怨过,而是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减轻生活负担。12岁开始,他经常利用假期骑着自行车去集市上卖东西,挣生活费。14岁时,大概是对电子技术方面有着天生的才能,他靠自己钻研,掌握了修电视机的本领,凭着这门技术,挣钱贴补家用。初中毕业后,因家庭经济状况不佳,难以承担学费,父母向贺学林委婉地表达出让其辍学、外出打工的想法,幸亏当时在县城经营修理店的叔叔强烈阻止、反复劝说,父母才最终下定决心:就是四处借钱,也要送儿子继续读书!

    就这样,初中毕业的贺学林,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我院,成为了一名五年制大专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大学时光,让人受益匪浅,贺学林当然也不例外。校园学习的几年里,源于对电子技术的喜爱,贺学林加入了学院电子协会,并很快成为了协会会长,也因此得到了很多锻炼。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需要有人去调试音响、灯光等电子设备,这在别人看来是很累很繁琐的活儿,可在贺学林看来却是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机会。因为他的勤奋肯干,老师一有社会实践机会也便想到让他参加。五年的学习与实践锻炼培养了他扎实的专业功底,也让他在毕业之初、创业之前的那一年能够顺利地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并深得领导喜爱和重用。这,无疑为他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7年9月,深圳宝安区,一间租来的不足30平米的小屋, 4万多块钱的启动资金,2名员工,一些简陋的办公设备,这便是年仅22岁的贺学林创办深圳中龙电气有限公司的最初光景了。贺学林回忆,当时自己为了节约资金,没有再另租住处,就住在办公的这间小屋里,放不下床,晚上就睡沙发上。我问他,除了生活上的艰苦,创业上遇到什么困难没有。可能是时过境迁,过往岁月早已云淡风轻,他只是轻描淡写地举了两个例子,“当时资金紧张,有时候半夜里,我会从沙发上爬起来,拿着计算器,盘算下个月的资金”,“刚开始的半年时间里,我经常一个人拿着重达30多公斤的配件设备,挤2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客户那边安装机器”。我甚至还问了一句很直白的话,“当时的你不过20出头,很年轻,也没有任何背景,客户为什么愿意相信你,和你做生意”,贺学林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他们说我很靠谱”,他说,可能因为自己是做技术出身的,喜欢讲实话,会从专业角度给客户分析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所以客户愿意与他打交道,也就是靠着客户的信任,一步一步打开市场的。

    如今,他一手创办的深圳市中龙电气有限公司,只用了8年时间,便成为了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UPS不间断电源、太阳能光伏产品、逆变电源、移动电源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共占地3000平米,员工70余名,拥有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和多项技术知识产权,产品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电信、电力、交通、科研院所、制造业及军队等行业同时出口全球六十余个国家,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谈到公司下一步计划,贺学林说,他已在华强创意产业园购置了一个300平米的写字楼,将来公司的总部和销售部都会搬到那里去吧!

    事业有成不忘本。一路走来,贺学林也是在用实际行动感谢着恩师、母校的培养,但当我问及此事,他却不愿多言,我也只得向至今与他还有联系的老师那里打听一二。而一打听,才发现这个男生竟然如此心细。贺学林当年读书的时候,有一个对他很要好的老师姓邓,邓老师因为风湿经常脚痛,这一点被细心的贺学林发现了。多年过去了,邓老师早已退休,定居北京。而贺学林却一直记挂着恩师脚痛的事,多方打听,找了五年才得到邓老师的联系方式。平时一留意到有风湿方面的良药,他也会买了寄过去。去年,正好在长沙出差顺道探望其他老师的贺学林,从老师口中得知外语系有个女孩烧伤了,贺学林一听便当即掏出了身上仅带的2000元现金,托老师带给那位女生。

    而关心母校建设发展、关心母校的毕业生这些事自然就更不用说了。今年暑期,学院郭超院长一行去到他的企业走访,便了解到我院有多名毕业生在那里工作,这些毕业生大多是过去家庭比较困难的,其在校时,贺学林就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提供寒暑假实习与挣学费的机会。现在,在他那里就业的学弟学妹中有5位已经成为了企业中层骨干,有1位还做了副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贺学林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贺学林此行回母校,是带着一份校企合作协议书来的。协议书薄薄的几页纸上,写满了他对母校的承诺。贺学林与学院的首轮合作,期限为三届五年。接下来,他所创办的中龙电气有限公司将为我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捐建一间专业教学实验实训室,另外,还将根据学生意愿,每年从该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新生中挑选出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定向委培,为其资助一年学费、毕业后提供就业岗位。

    一个小时的交流,我无从了解更多关于贺学林的点滴,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个年仅30岁的人来说,他无疑是成功的,足以成为学弟学妹们的榜样。更重要的是,他那不忘初心、不忘师恩、回报母校、捐资助学的拳拳之心、反哺之举弥足珍贵!(文/蒋琴姗)

 

“小二黑”和他的创业梦

 ——记我院优秀毕业生谭轼

    “夏日的记忆有时候不一定是炎热和汗水,当你走过很长一段路,回过头看,你也许会觉得,原来那样的夏,才沁人心脾”——这段话作为本文的引子,或许比较合适……

    2004年夏季,我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谭轼,在学院举行的供需见面会上,被前来招兵买马的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相中,成为了这家公司的销售代表,在参加了前期的培训和学习后,被外派到南宁、南京、杭州等地从事销售工作。在谭轼的记忆里,在南京工作的那段日子,正是一年中阳光紫外线最为强烈的时候,南京又是有名的火炉,每天都是40度以上的高温。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7点出门,捧着一堆公司产品的宣传资料和合同,没有车,他只能靠自己的双腿、一张地图,挨家挨户、走街串巷地去做推销,拜访潜在客户。最多时,一天就拜访了22家客户,那一天下来,衣服裤子印上了一层一层的汗渍,皮肤被灼得火辣辣地疼,整个人也被晒得黝黑,同事们亲切地送了他一个外号——“小二黑”。

    回想起那个夏季,谭轼说,这是我刚踏入社会做的第一份工作。“每天都很累,回到家一躺下就能睡着,但我却逼迫自己从那时起,不管回家多晚都要写工作笔记,记录自己当天的收获和感悟,安排好第二天的行程。然后,还要坚持再看1小时的书,记得第一本书看的是韩国人写的《商道》,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意思是说视财富如水一样平常,做人如秤一样公正刚直,这句话,也是我一直秉承的。”

    第一份工作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谭轼便从一位销售代表成为了华东区域经理,职位上升了,他却依然勤奋务实做好每一件事。2006年,谭轼在江苏,因为公司交给的任务重,且江苏是公司在全国的样板市场之一。商场如战场,最累的时候,他在一天时间内,自己驾车从南京出发,历经900多公里,在淮安、宿迁、徐州、泰州多个城市,签下了四份合同,直至凌晨两点才忙完。高强度工作,持续了整整40天,完成了近70家客户的签约工作。有时累到腰椎病发作,休息一天便又忍痛投入战斗。

    时隔毕业两年,也是在一个夏天,在第一份工作干了整整两年时间后,谭轼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些锻炼,积累了一定能力,于是,隐藏在心中的创业梦蠢蠢欲动起来。他基于自己之前两年的通讯行业工作经验,回到长沙,创办了湘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但是,公司仅运营了半年,便难以为继,他的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回想这一段艰辛创业路,谭轼说,自己当时还是太年轻,看待问题还不是太全面和深入,而且还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而后,谭轼先后又在南京、深圳的两家公司干过,任职高层管理,几年的蛰伏期,积累的是资金和人脉、技术和管理经验。于是,毕业7年后的2011年,又是在一个夏天,“小二黑”谭轼在经过多地考察,接触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后,揣着自己工作几年攒下的30万和在朋友那借来的20万,把深圳这块改革开放的实验田,定为了梦开始的地方。

    说起创业,谭轼坦言,“创业梦我小时候就有了,那时想法很单纯,因为喜欢汽车,于是想开汽车销售店,但要把梦想变成现实,确定哪一行来创业,肯定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最终,谭轼把目标瞄准了无线通讯、智能监控这一块,把公司取名为深圳英智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创业初期,因为人手少,资金少,谭轼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担心又会像第一次那样失败。坚持下去,则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因为我们的业务主要面对政府和企业,而且是项目型,周期长,一旦资金链断裂,很可能就关门,并且因此会把自己好不容易积累的个人信誉搞砸,当时的团队成员对公司的发展也是抱有怀疑态度的,我不断告诉他们相信我一定行”。

    在经历了创业初期的种种困难后,公司发展态势逐渐好转,四年来可谓“一年一大步”。已由三个人的小团队,跨越式发展,业务扩张到现在覆盖全国各省。曾记得,为了完成合作项目的顺利开业,谭轼带领公司团队奋战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个人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小二黑”,黝黑的皮肤,眼神坚定而沉稳,言行举止朴实无华。“每一个项目我都按照精品工程的要求在要求我们的团队,每一个项目的落成都需要我们用心付出才能成为精品工程”。对于无线通讯、智能监控这一块的发展前景,谭轼说,“无线通讯、智能监控这块并不是我们的终点,而是起点,因为我的目标是做物联网时代智能化运营商。所以,我会先把智能分析识别这块技术先掌握,并做出自己的产品。”目前,谭轼一手创办的英智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无线通讯系统集成平台、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集成平台、DID工业显示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政府、军队、交通、学校、企业、酒店、商超、景点等行业。

    谭轼的公司里,有多名安院的学弟学妹们在那实习或工作,其中有几位还成了部门主管,甚至有的还可以独立开发线路板。问及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和他一样有着创业梦的学弟学妹们时,谭轼说,“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也不是随便做的,需要对自己、特别是对自己的抗压力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仅仅是做一个小公司,熬过前三年也许会慢慢好过起来。但是想做一番事业,也许熬过三十年都未必轻松,必得做好苦心志、劳筋骨的思想准备。”(文/蒋琴姗)

 

安院的“德摩斯梯尼”

   ——记我院优秀毕业生张俊杰

 

    每一年都会有好几次在校园里见到张俊杰,每一次我都有点恍惚,以为他还没毕业。回头一想,不对。俊杰是2006年进校,2009年便已顺利毕业。每年都回母校,只因一份特殊的情缘。

    这事还得从2006年说起。2006年秋季,院团委会照例招新选拔后备干部,当时的广播站站长带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小男生来我办公室,说他喜欢播音与主持、喜欢演讲,希望能进到广播站去工作。我让男孩子自我介绍,一口湘潭普通话扑面而来,加上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其他原因,总感觉他有点吐词不清,费半天劲终于弄明白了男孩名叫张俊杰。我一贯害怕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现场气氛的确有点尴尬,只好找了一个自己都觉得比较牵强的理由:“俊杰,你的音色很好,是个播音的好苗子,但普通话还有待加强,广播站对播音的专业水准要求比较高,建议你先加入演讲与口才协会这类兴趣爱好组织,多参与些活动,多锻炼锻炼再说。”然后,我又跟他讲了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的故事。

    这事说说就过去了,因为不住校内,许久也碰不到一回,我甚至差点忘记了这个孩子。有一天,因为一个特别的活动我到校很早,突然看到办公楼旁的小树林里有一个男生在大声地朗读,咬文嚼字,有板有眼。走过去才发现,原来是张俊杰。旁边的同事告诉我,这个小伙子几乎每天都赶早来这个地方练习普通话,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再与俊杰交流,发现他的发音、表达都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我几乎是当即做了决定,让张俊杰做那一届演讲与口才协会的会长,同时让他进入广播站做播音员。后来俊杰跟我聊天,总会说这是改变他一生的一个决定,他一辈子都感谢这个决定。因为自那以后,俊杰更加勤奋、更加努力,除了通过练习、观摩比赛、参加培训班等途径使得自身的演讲技巧、写作水平、协调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之外,演讲与口才协会这个社团在他的管理下也有了新的发展。在校内外组织开展了许多精彩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并且表示很有收获。期间,张俊杰多次在片区高校的演讲比赛上获奖,2007年还在湖南省大学生三人制辩论赛中力挫本科专科一百余所高校推出的选手成为“最佳辩手”。2008年代表学院演讲与口才协会参与湖南省第二届高校口才发展联盟竞选,成功当选为五个常务理事之一。

    2009年,俊杰毕业了,由于他突出的演讲才华,他成功应聘就职于湖南水晶坊集团,得到曾勇董事长的青睐和重用,并在试用期满将其推荐至长沙树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任讲师,给予了他充分发挥演讲优势的平台。因为俊杰心里始终还揣着个创业的梦想,为积累人脉和经验,他又不断尝试和挑战新的单位和岗位,先后在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担任销售经理、产品经理、区域经理。2013年,他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拉着几个小伙伴,在长沙市的中心枢纽五一大道上租下了200平米写字楼,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长沙雅美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4月,本人跟随学院党委书记李海涛去公司考察时得知,公司创办不到3年时间,便为上百家企业输送了近万名优秀人才,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了近6000个社会实践、兼职机会,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自考、成考、技能等级考试、就业等方面的教育咨询服务3万余次,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俊杰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演讲事业。自2013年起,他就被家乡湘潭县的演讲与口才协会聘为副秘书长,经常去到湘潭县社区、学校做巡回演讲;2015初,又加入了湖南省大众语言艺术研究会,成为其中的一名会员。毕业六年来,每年他都会回母校为演讲与口才协会的学弟学妹们义务做三至四次演讲知识讲座,并全额赞助学院一年一度的“新生杯”演讲比赛,非常热心参与学院组织的各类爱心公益活动,这也就是老师和同学们常常会在校园里碰到的他的原因。事实上,创业刚刚起步,俊杰并没有赚得多少钱,他自己穿着朴素、饮食起居非常简约。公司有台车,多半用于跑业务,他很多时候来学校参加活动甚至都是坐公交车往返。在跟海涛书记汇报时,俊杰的表达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我只是成功创业了,还远没有创业成功。但不管过得怎么样,我都要尽己所能,为母校做点事。因为曾经的我,自卑、胆小、懦弱,而安全学院是赐予我梦想、赐予我能量、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地方。”在安院,张俊杰的故事被很多人所熟知,团委的老师还送了他一个绰号:“安院的德摩斯梯尼”。

    德摩斯梯尼,年轻时口吃,说话气短,而且爱耸肩,初学演讲时还曾被听众哄下台。但他毫不气馁,为了练发音,他嘴含石子练朗诵;为了克服气短,他一面攀登陡坡,一面吟诗;甚至悬起两把剑来改正自己爱耸肩的毛病。经过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他最终成为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雄辩家、政治家。“安院的德摩斯梯尼”张俊杰先生,母校愿你保持和发扬优秀品质,一如既往不懈努力,成就精彩人生!(文/罗文芳)

                                                                                                   

咬定青山不放松

   ——记我院优秀毕业生成腾飞

    成腾飞,现任湖南OPPO公司湘潭分公司经理,是一名职业经理人。经过五年的打拼,他从刚出校门懵懂无知的应届毕业生,在最具竞争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中摸爬滚打,成为叱咤风云的市场精英,其一路艰辛、一路风尘,昭然揭示了职场成功成才的定律:良好的职业规划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

    2009年7月,成腾飞大学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了湖南OPPO公司,成为一名手机销售业务员。入职伊始,他暗下决心,要抓住了这个“机会”,做出一番事业。实际上,手机销售业务员的职位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就不是机会,这样的职位流动性很大。但是,成腾飞把它当成了“机会”,他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他首先给自己设定了工作目标,那就是“适应”。他知道,由于刚进入社会,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社会的变化。正是这种无知无畏的心态,让成腾飞实现了良好的开端,当年拿下了所负责市场第一的业绩。

    2010年,对成腾飞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他因为业绩突出,被破格提拔为公司长沙市区销售主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买了一辆电动车,每天从芙蓉广场的公司办公室到马王堆、高桥、左家塘、东塘、井湾子、红星市场、大学城、西站,晚上9点半才回到家,天天如此持续了近一年时间,每天几乎把所有的客户都拜访一遍。这段时间,他工作很累,但也是一段记忆最深刻、收获最大、成长最快、心情最快乐的时光。

    通过一年的积累、沉淀,成腾飞变得更加成熟,他把注意力逐渐放在了团队建设上。2011年,他带领的销售团队又拿到了公司全年业绩第一的好成绩。

    2012年,是成腾飞职场上最为艰难的一年。年终总结时,他给自己写下了关键词:“跨越”。这一年,手机行业面临大转型,公司发展战略不清晰,许多同事感到危机而另谋出路,裁员、减薪的传言四起,人人自危。而成腾飞更面临着感情失意、父亲重病等,一系列的挫折都积压一起。这一年,他踟蹰、彷徨,第一次有了放弃的想法,想要离开公司。但随着公司战略转型成功,他也从一系列的阴影中走出来。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人生需要在顺境中求发展,逆境中找方法,放弃是一种最无能的表现。”

    成腾飞曾经给自己设定目标,要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用五年的时间去实现,2013年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后一年,他必须朝这个目标去冲刺,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终于在第二年,他成功的“突破”了,接手湘潭分公司成为了一名职业经理人,实现了自己的目标。2014年,他带领湘潭分公司,做到了全省前五的业绩。

    成腾飞成功的经历其实并不复杂,甚至在很多历经周折辗转、曾在职场四处碰壁的人看来,他未免太一帆风顺了些。正如常言所说“越努力、越幸运”,他就是坚守湖南OPPO公司这个平台,刻苦钻研,扎实肯干,持之以恒,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勉励学弟学妹们三句话:“一是在学校就要努力为将来就业做准备,多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二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参加工作后要选择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三是要设定一个远高于自己期望值的目标,最好是别人认为你实现不了的目标。”(文/周海)

 

青春如烟花般璀璨

---记我院优秀毕业生史超

    “天花无数月中开,五采祥云绕绛台。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旋作雨声来。”当烟花在夜空绽放,姹紫嫣红、光彩夺目,世间多少人为之惊艳、为之震撼?然而,又有多少人在感叹“烟花易冷”?的确,为了这短暂的美丽,背后凝聚了太多“放花人”的坚守和付出。历朝历代文人骚客吟咏烟花的璀璨时,元人赵孟頫却专为放烟火者写下了千古佳作:“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烟花爆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为了她的美丽在全世界绽放,许许多多的“放花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今天,发扬和传承的历史重任更多地落到了年轻一代的身上。眼前这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他叫史超,是我院烟花爆竹工程系2012届的一名毕业生。90后的他,毕业短短三年时间,已经成长为一名专业的烟花爆竹工艺美术师,现任浏阳市鞭炮烟花管理局项目主任,该局也是浏阳市政府特设的花炮生产行政主管单位。

    2011年3月,史超还未毕业,因其在校期间担任了系学生会主席,各方面表现非常突出,而且他的成绩也相当优秀,先后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系里的领导和老师有意识地想锻炼锻炼他,便带他去浏阳参加一次学术交流活动。没想到,这一去,就被浏阳市鞭炮烟花管理局留下了。这样,史超在大二阶段就进入了工作岗位,提前步入社会这个“大炼炉”,后面的学业是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这是全院的特例。史超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他非常感激学院和单位给予他这样的机会,暗下决心要以勤奋刻苦换来成绩作为回报。

    2011年5月9日,史超正式成为浏阳市烟花爆竹技术协会一名会员,并担任青年人才分会办公室主任。工作中,他首先把自己定位为花炮行业的一名“服务员”,重活累活抢着干,别人休息他却在钻研。产品检测、场地布置、企业培训,单位有关的业务活动,他永远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他认为:“只有多做事,才能多长见识,积累经验”,他也始终相信“实践出真理,学到的知识是自己的,人生的阅历是最大的财富。”随后,局里指派他到第一轮、第二轮长沙橘子洲周末音乐焰火晚会暨中国长沙国际音乐焰火大赛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因其突出表现,年底还被浏阳市政府评为“优秀花炮青年人才工作者”。而同样在此期间,史超也从未忘记自己的学生身份,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学院全部科目考试和论文答辩、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湘潭大学的本科学历,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2012年6月,史超毕业了,通过公开招考,他被浏阳花炮局正式录用。在很多人的眼里,他已经捧上了一个铁饭碗,可以在稳定的工作岗位上安逸度日。但是史超可不是这样想,他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忙里不偷闲”,正如这个网名一样,周一至周五,他按部就班,圆满完成局里交办的大大小小的事务;双休日,他也从不闲着,跑去烟花企业,协助他们做品牌策划、项目申报,业余还协助金利烟花、佳辉烟花等企业专攻组合烟花生产线技术,研发新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新产品评比活动中多次为企业赢得了荣誉。在2013年湖南省第三届花炮新产品评比大赛中,他带领的团队研发的组合烟花《快乐时光》获得银奖,喷花类产品《金银花》获得铜奖,《龙腾盛世》、《百花争艳》获得优秀奖。他在花炮行业中认识的人不少,许多企业家都对他的评价很高,跟我们说起史超,都是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问及他本人,他说,老师,我一直记得安院的校训——“居安思危”,在安逸的环境下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放任自流,年轻人更应该有目标、有追求,时刻为理想努力奋斗!谈笑间,在老师一再追问下,他说出自己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真正的“烟花艺术大师”,把中华烟火文化发扬光大。

    可一直以来,烟花行业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行业,特别是近年来,社会舆论把雾霾、噪音等问题更多地归结于燃放烟花爆竹所致,这也是烟花人心中一块难以愈合的伤痛。史超自己刚到学院时,也因为对这个专业、行业存在误解和偏见,曾一度萌生换专业的念头,直到他真正走进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出第一枚烟花并完成燃放的整个过程,他才真切感受到烟花行业的神奇魅力。当他深深投入其中,参加了几次大型的焰火晚会后,他更加明白,烟花,不需要禁放,更不应该禁放,我们需要的,是转型、是升级,是过硬的技术!而要实现这些,唯有靠人才,可现实却是,行业人才非常紧缺。因此,史超又暗下决心,要依靠母校这个专业平台,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烟花行业多输送一些专业技术人才。所以,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回家乡永兴去宣传自己曾经就读的系部和专业;每年6月,史超又会组织一批花炮企业回母校举办专场招聘会,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学弟学妹刚来浏阳的企业面试,他还经常自己驾车接送、陪同前往并安排食宿。

    “世界烟花看中国,中国烟花看湖南,湖南烟花看浏醴”,浏阳作为古老的花炮之乡,自然聚集了非常多的烟花爆竹人才,而安全职院作为全国唯一开办有烟花爆竹工程系的高职院校,自然也就有了大量的毕业生走进了浏阳并在这里生根发芽。史超又自告奋勇,牵头组建了湖南安全学院烟花爆竹系友会,将在浏阳就业的校友们全部聚集一起,打造交流感情、交流工作、资源共享的平台。这个队伍一直在壮大,每年都会组织一些活动,有时还会邀请母校的老师到场指导,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把这个系友会当做自己的家,而史超,就是那个“娘家人”。

    史超说,如果现在还有人问他为什么选择烟花行业,他会回答,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目前烟花行业内真正科班出身的人少之又少,我真是以自己是一名烟花专业的毕业生而骄傲自豪。我想,这也是我们学院学生在花炮行业走俏的原因之一。

    采访结束后,他还特地托笔者转告系部的在校生:“从始祖李畋发明爆竹,烟花文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时光流转,烟花爆竹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的喜怒哀乐,这个行业始终是一个朝阳产业,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坚持自己的选择。花炮学子练好内功,将来必将有用武之地!我们都年轻,我们正青春,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去浇灌烟花事业,这朵艺术奇葩必将向全世界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华。而那时,你也必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文/罗文芳)

16

2015.11

分享